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最高法:工资欠条为证据起诉可按民事纠纷受理
时间:2025-11-23 17:27:24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去年7月,在一审判决中,李彦明被以受贿罪、滥用职权罪,有期徒刑十八年,并处罚金一百二十万元;张燕被以受贿罪,判处有期徒刑六年,并处罚金三十万元;李彦明、张燕受贿非法所得共计15,613,135.59元予以收缴,上交国库;李彦明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59,997,903元继续予以追缴,上交国库。

面对警方的讯问,嫌疑男子吴某拒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,直到民警将完整的证据链展示给吴某,自知无法抵赖的吴某才交代了全部的犯罪事实。据吴某交代,自己在网上看到很多假扮美女交友诈骗的新闻和案件,觉得这是一招容易赚钱。于是便利用各种社交APP,以相亲交友的形式诈骗网友。通过未实名登记的手机号注册了APP账号后,随意下载美女图片作为自己的头像,并发布交友信息,诱惑他人交往。在与王先生一番热聊后,利用王先生对自己的信任,以生日、购物、生病、借款等多种理由,先后骗取了王先生共计近4万元。在王先生起疑后,将王先生拉黑,自己玩“失踪”。

《最高法:工资欠条为证据起诉可按民事纠纷受理》封面新闻讯11日早上,封面新闻报道了《女孩讨要丢失爱狗未谈拢酬金柯基狗姨被捡狗人丢下楼摔死》的消息,消息一经发出受到网友的关注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晒浴霸、穿毛衣……动物园怕冷动物过冬有"神器"
  • 1500余人侵犯涉疫公民个人信息被罚 公安部发提醒
  • 元旦之夜"蜂巢星团伴月" 掀2021年天象剧场序幕
  • 迎“两节”保供应 商务部将适时投放中央储备肉
  • 科技部:科技活动评审,请托行为必须严肃惩处!
  • “小饭菜”“单人座”…疫情引爆个性化餐饮需求
  • 出入小区需人脸识别?居民担心信息遭泄漏 合法吗?
  • 出入小区需人脸识别?居民担心信息遭泄漏 合法吗?
  • 浙江:骚扰电话挤占 110总接警量超四成为无效警情
  • 过度医疗、造假骗保 如何守护好老百姓"救命钱"?
  • 住建部:做好两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